南昌師范學院是江西省屬公辦普通本科師范院校,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江西省中等師資進修學校,1958年創(chuàng)辦江西教育學院,2013年經教育部、江西省政府批準改制更名為南昌師范學院。
建校以來,學校以師資培訓"起家"、以教師教育"興業(yè)",承擔新中國成立初期培養(yǎng)中小學合格教師的社會責任,肩負改革開放后基礎教育教師學歷補償教育的歷史重任,勇?lián)聲r代教師教育振興發(fā)展的時代使命。秉承"以師為主、根植地方、突出應用"的辦學傳統(tǒng),學校初步形成"五青思政(青藍講壇、青風學堂、青雨潤堂、青燭講堂、青影藝堂)、四位一體(培養(yǎng)、培訓、研究、服務)、三方協(xié)同(高校-政府-企業(yè)<行業(yè)>)"的"543"的辦學特色,成為江西教育事業(yè)的工作"母機"。
學校設有12個二級學院,27個普通本科專業(yè),涵蓋教育、藝術、管理、理、文、工、法7個學科門類,F(xiàn)有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一流專業(yè)1個、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3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省級教學改革項目102項,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18個,與南昌大學、印度尼西亞烏達雅納大學合作共建孔子學院。獲中國科普聯(lián)盟科普基地校,與中國科學院共建家禽分子育種技術聯(lián)合實驗室,與中國食品安全報社共建食育基地、共建中國食育研究院。
近年來,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zhàn)略,積極啟動"青藍學者"等多項人才引育工程,拓寬人才評聘晉升通道,構建引才育才發(fā)展機制。為把學校建設成為有特色、高水平的應用型普通本科師范院校,熱誠期待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的加盟。
二、招聘對象
1、杰出人才
學術研究在本學科研究領域處于世界科技前沿,在本學科取得重大原創(chuàng)性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國際國內本學科公認的著名專家。
2、學術領軍人才
在本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在本學科已取得重大原創(chuàng)性研究成果,能引領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
3、學科、學術帶頭人
有較強的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擔任過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負責人,或擔任省一級重點學科、省級重點研究基地、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中心負責人。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或省部級重大(重點)科技項目。
4、優(yōu)秀博士
單位 | 崗位 | 人數 | 專業(yè)或研究方向 | 聯(lián)系方式 |
旅游與經濟管理學院 | 教學科研 | 12 | 旅游管理(120203)、地理學(0705)人文地理學(070502)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朱老師 0791-83898219 13870090620 43808677@qq.com |
文學院 | 教學科研 | 10 | 文學類(05)、新聞傳播類(0503)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王老師 0791-83898126 18970053188 418852263@qq.com |
教育學院 | 教學科研 | 10 | 教育學類(04)、心理學類(0402)、藝術學類(0504)、歷史學類(0601)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張老師 13870990183 1050799550@qq.com |
外國語學院 | 教學科研 | 10 | 文學類(05)、翻譯學、國際貿易學(020206)、應用經濟學類(0202)、商務外語研究方向類相關專業(yè)博士;或具有教育學(0401)、統(tǒng)計學(020208)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本科及碩士為英語、商務英語或翻譯專業(yè) |
曾老師 19917920712 332143239@qq.com |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 | 教學科研 | 9 | 數學類(070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0812)、統(tǒng)計學(020208)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徐老師 13970863519 1043991895@qq.com |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 | 教學科研 | 9 | 物理學類(0702)、工學類(08)、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類(0812)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萬老師 18970037935 kandydan@163.com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教學科研 | 7 | 哲學類(01)、政治學類(0302)、社會學類(0303)、馬克思主義理論類(0305)、政治經濟學(020101)、歷史學類(0601)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劉老師 15979105719 10479002@qq.com |
化學與食品科學學院 | 教學科研 | 7 | 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化學(0703)、食品科學與工程(0832)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葛老師 13197919835 ncsfhxx@163.com |
生命科學學院 | 教學科研 | 7 | 生物學類(0710)、生態(tài)學類(0713)、畜牧學類(0905)相關專業(yè)博士;或博士為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040102),本科或碩士為理科專業(yè) |
劉老師 0791-83817248 13330064986 2540815712@qq.com |
生物技術研究院(江西省地方雞種遺傳改良重點實驗室) | 教學科研 | 4 | 畜牧學類(0905)、獸醫(yī)學類(0906)、生物學類(0710)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饒老師 13870929180 rys8323571@aliyun.com |
體育學院 | 教學科研 | 3 | 體育學類(0403)、生理學(071003);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本科或碩士為體育學類(0403)、生理學(071003)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雷老師 13870911766 490516882@qq.com |
美術學院 | 教學科研 | 3 | 美術教育、視覺傳達、書法篆刻等藝術學類(0504)相關專業(yè)博士;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為藝術學類(0504)相關專業(yè) |
胡老師 13177986605 857196322@qq.com |
音樂舞蹈學院 | 教學科研 | 3 | 藝術學類(0504)相關專業(yè)博士;或者具有博士學位,本科或碩士為藝術學類(0504)相關專業(yè) |
馬老師 18270873778 401716843@qq.com |
江西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 教學科研 | 2 | 教育學類(04)、公共管理類(1204)相關專業(yè)博士;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為教育學類(04)相關專業(yè) |
曾老師 0791-83816825 18970961185 624984642@qq.com |
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 教學科研 | 2 | 心理學類(0402)相關專業(yè)博士;或者具有博士學位,碩士為心理學類(0402)相關專業(yè) |
王老師 18970861827 178466584@qq.com |
學報編輯部 | 編輯 | 2 | 哲學類(0101)、政治學類(0302)、馬克思主義理論類(0305)、教育學類(0401)、教育(0451)、中國語言文學類(0501)、歷史學類(0601)相關專業(yè);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 |
費老師 15170476585 475184645@qq.com |
三、引進待遇
人才類別 | 年薪 | 安家費 | 住房 | 津貼 | 配套政策 |
杰出人才 | 可根據一事一議,按學校引進高層次人才辦法就高執(zhí)行 | 安排三室兩廳住房,或一次性給予人才住房津貼40萬元 | 1000元/月,逐年上浮 | 配偶可隨調或安排校內工作 | |
學術領軍人才 | 安排三室兩廳住房,或一次性給予人才住房津貼20萬元 | 配偶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者、符合江西省人才引進政策的,可解決事業(yè)編制或隨調,不能解決的可按照人事代理方式安排校內工作 | |||
學科、學術帶頭人 | 安排兩室一廳住房,或一次性給予人才住房津貼10萬元 | ||||
優(yōu)秀博士 | 發(fā)放副高三級(專業(yè)技術七級)績效工資,崗位聘用即評即聘 | 30-50萬 | 安排兩室一廳過渡住房5年(帶科研項目入職過渡房使用期可延長至8年) |
有意應聘者請下載填寫《南昌師范學院2022年公開招聘博士報名表》(見附件),與相關業(yè)績材料掃描件一并發(fā)送至各招聘單位郵箱和人事處郵箱,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學位+畢業(yè)學校+所學專業(yè)
人事處聯(lián)系方式:0791-83813842(曹老師)
傳真:0791-83812190
郵箱:ncsfzp@126.com
通訊地址: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瑞香路889號 正德樓人事處(330032)
五、考核辦法
用人單位根據需要,采取筆試、面試、講課、專業(yè)考核等多種形式進行考核,同時考察應試人員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業(yè)務能力、工作實績、心理健康等。
擬聘用人員參照《公務員錄用通用標準(試行)》和有關規(guī)定進行體檢,體檢不合格不予聘用。
六、聘用
經考核、體檢、心理測試和考察合格,公示無異議后,實行試用期。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后辦理相關聘用手續(xù)。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解聘。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