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項目科研需要,CAD實驗室招聘電子設計自動化(EDA)方向博士后1-2名,研究方向包括且不僅限于:
1. 模擬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
2. 物理設計自動化
3. 電路及多物理場仿真
4. 邏輯綜合
5. 人工智能輔助EDA算法
二、招聘崗位及招聘條件
1. 在國內外已獲得電子/微電子等相關專業(yè)博士學位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研究生,年齡在35歲以下,可脫產在本站進行博士后研究;
2. 擁有微電子、計算機科學、電子工程、通信工程、等相關專業(yè)背景;
3.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身份在相關領域發(fā)表過2篇及以上高質量學術論文優(yōu)先考慮;
4. 在EDA、集成電路設計、等相關領域有科研經驗者優(yōu)先考慮;
5. 具有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對學術有追求和鉆研精神、有團隊合作精神。
三、 博士后待遇:
1. 課題組為博士后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穩(wěn)定的工作環(huán)境、一流的科研平臺,基于復旦大學相關標準提供工資薪酬及績效獎金,具體薪資面議;
2. 積極推薦入選者申報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后(26-28萬元/年)、上海市超級博士后(30+萬元/年)、國家博新計劃(48+萬元/年)等,協(xié)助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等科研項目。
3. 計劃內招收博士后享受復旦大學規(guī)定的博士后公寓等相關福利待遇、戶口和子女入學按照學校規(guī)定執(zhí)行。
4. 博士后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秀者,課題組優(yōu)先推薦應聘學校公開招聘崗位。
四、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導師和課題組簡介
復旦大學是我國最早從事微電子和電子設計自動化(EDA)研究的單位之一。其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學科源自1956年謝希德教授創(chuàng)立的固體物理專業(yè),1984年設立博士點,1988年成為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建立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學科。2018年,“國家集成電路創(chuàng)新中心”正式揭牌,微納電子與量子國際創(chuàng)新中心也成為“張江復旦國際創(chuàng)新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
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CAD研究室由唐璞山教授于1978年創(chuàng)立,曾主導國家集成電路CAD系統(tǒng)開發(fā),1993年熊貓三級系統(tǒng)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EDA方向先后承擔了國家重大項目,創(chuàng)新技術已轉移至國內最大的EDA公司華大九天,其工具被多家國際公司應用,2011-2020年軟件銷售額達10億元。近年來,復旦大學EDA方向在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驅動的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上取得突破,在權威期刊和頂級會議發(fā)表論文四十余篇,獲得多項國際會議最佳論文獎,并研制了模擬電路設計自動化工具,成功應用于華為海思。
合作導師介紹:
曾璇,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導,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2008-2012)。主要從事集成電路設計和計算機輔助設計方向的研究。承擔了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10多項課題,在納米尺度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可制造性設計、FPGA器件及軟件系統(tǒng)等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在IEEE Trans. CAS、IEEE Trans. CAD、DAC、ICCAD等高水平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國際會議邀請報告8次。獲得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14項。獲得省部級獎6項。
楊帆,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包括電路分析與優(yōu)化、模型降階方法等。2018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yōu)青項目資助。已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AS I、IEEE Transactions on CAD、IEEE Transactions on VLSI、IEEE/ACM DAC、IEEE/ACM DATE等權威國際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他曾獲2012年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第3完成人),并獲得2018年Integration, the VLSI Journal最佳論文獎,DAC 2014、ASPDAC 2017、DAC 2017最佳論文提名,及CAD/CG 2015最佳Poster獎。曾擔任ASP-DAC、ICCD、ICFPT、CAD/CG等國際學術會議的技術委員會成員。擔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AS I、IEEE Transactions on CAD、IEEE Transactions on VLSI、ACM Transactions on Design Automation of Electronic Systems等國際學術期刊的審稿人。
嚴昌浩,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教授,分別于1996年和2002年獲華中理工大學流體機械系學士和計算機系碩士學位,2006年獲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博士學位。2013年曾任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立大學數(shù)學系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重點在集成電路設計自動化(EDA)和數(shù)值計算,包括模擬電路設計自動優(yōu)化、互連線寄生參數(shù)提取、可制造性設計、成品率分析與優(yōu)化、CMP建模與仿真,以及邊界元法、隨機法和大規(guī)模并行計算等。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曾擔任IEEE/ACM ASP-DAC技術委員會委員及DFM Session Chair,China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STIC) 技術委員會委員。在權威期刊及頂級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50余篇,獲得8項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并多次獲得國際會議最佳論文提名,包括DAC 2017、ICCAD 2013和ISQED 2006。
朱可人,計劃下半年加入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任青年研究員。2023年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2022年在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近年來,在IEEE TCAD、IEEE TCAS-II、IEEE Design & Test、IEEE JSSC、DAC、ICCAD、DATE、ACM ISPD等重要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40余篇,并出版了三篇學術專著章節(jié)。曾擔任DAC(2023、2024)和ICCAD(2023、2024)等技術程序委員會成員,以及DAC、ICCAD、ASP-DAC、ISEDA等會議的分論壇主席,并為IEEE TCAD、ACM TODAES、IEEE Transaction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NeurIPS等重要期刊和會議擔任審稿人。
五、 應聘材料及方式:
申請材料:
1. 個人簡歷(附近照,包括完整教育工作經歷、主要研究內容、論文清單等,頁數(shù)不限)
2. 代表性研究成果(如代表性論文全文、獎勵證書等)
3. 學歷證明(可后補)
4.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請有意者將應聘材料發(fā)送至zengdi@fudan.edu.cn,郵件主題請注明“博士后應聘+姓名”,對符合要求的申請人將盡快回復并安排面試。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hr.fudan.edu.cn/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