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国模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東热精品中字久久无码五月天|福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科研院所招聘 > 海南省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2025年招聘國際合作項目科研助理

關注微信

海南省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2025年招聘國際合作項目科研助理

時間:2025-04-07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 作者:佚名

一、項目是什么?

紅樹林是最典型的藍碳生態(tài)系統(tǒng)之一,具有存儲有機碳、防風固岸及提供棲息地等多重服務功能,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各服務功能如何協(xié)同?關鍵過程和驅動因子是什么?

本項目選擇與世界紅樹林分布中心印度尼西亞合作,以海南島和爪哇島典型紅樹林為研究對象,開展生物多樣性與碳匯功能耦合過程及驅動機制研究,在嘗試回答上述問題的過程中提升科學認知,并推動中-印尼在藍碳領域的務實合作。

本項目在海南省科學技術廳立項并獲得資金(共140萬元,含70萬元配套)支持,屬于海南省國際科技合作研發(fā)項目,項目執(zhí)行期為2025年-2027年。

二、項目團隊是誰?

本項目負責人為呂淑果研究員,現(xiàn)任職于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8項,主持實施歐盟項目子課題1項,組織完成資金體量較大包含國際合作課題的省財政預算藍碳項目4項,具有較強的國際合作項目主持經驗。

印尼方的首席科學家為Daniel Murdiyarso教授,任職于國際林業(yè)研究和世界農林業(yè)中心,為印度尼西亞科學院院士,他領導了相關領域的多個國際項目,在印尼乃至全球濱海藍碳科學和政策制定中發(fā)揮著領導作用,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團隊還有更多資深老師和有趣的小伙伴,比如林光輝教授,他任職于清華大學和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是我國紅樹林研究領域資深科學家,很早就參與了國際藍碳工作。比如林杳貝同學,她從中山大學畢業(yè)來到海南島,就一頭扎進紅樹林,第一次出國就去了印度尼西亞,在印度尼西亞就又一頭扎進紅樹林和周邊村莊。這樣的老師和小伙伴還有很多,就等有趣有料的你!

三、需要你做什么?

1.項目日常管理

協(xié)助組織并參與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翻譯與校對技術文檔、跟蹤項目節(jié)點目標及工作進度、整理階段性成果,保障項目高效運行

2.參與研究工作

參與文獻資料收集、野外調查、樣品采集、數(shù)據(jù)分析等

四、你將獲得什么?

能力提升

系統(tǒng)掌握藍碳前沿理論及紅樹林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碳匯監(jiān)測等核心技能

獲得科研項目管理經驗

提升英語、印尼語水平

國際視野

通過與國際團隊合作并參與國際學術會議交流,拓寬國際視野

職業(yè)發(fā)展

表現(xiàn)優(yōu)異者可推薦攻讀博士學位或留用為正式科研崗

五、你應具備哪些條件?

1.核心能力和素養(yǎng)

1)        責任心強,溝通協(xié)調能力強,執(zhí)行力強,學習力強

2)        適應野外工作與團隊合作

3)        能熟練使用英語進行書面和口頭交流

4)        掌握R/Python/ArcGIS等編程及數(shù)據(jù)分析工具將優(yōu)先考慮

2.學歷與專業(yè)

碩士及以上學歷,生態(tài)學、環(huán)境科學、海洋科學、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等相關專業(yè):有紅樹林、碳循環(huán)、生物多樣性研究經驗者優(yōu)先

六、薪酬待遇

基本工資待遇參比同等崗位,具體面談

對項目有突出貢獻的,根據(jù)相關政策,將提供額外科研獎勵

七、申請方式

請有意向者將個人簡歷及相關證明材料發(fā)送至郵箱hibluecarbon@163.com ,郵件標題請注明:科研助理+姓名+研究方向

個人簡歷應包含個人基本信息、學位證書、聯(lián)系方式、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及相關附件材料

相關問題請咨詢:老師,聯(lián)系電話:17389706019

加入我們,

共同守護健康海洋,

助力全球氣候治理!

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期待您的加入!

八、單位介紹

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是由海南省委編辦批復同意,于2022年2月成立的藍碳專業(yè)研究平臺,擔負“開展藍碳科學技術與政策研究,推進藍碳相關試點示范,推動藍碳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三項職能。藍碳中心聚焦“開放化、國際化、專業(yè)化”的目標,立足海南,放眼全球,堅持廣泛合作,構建學術和產業(yè)聯(lián)盟,目前已與10余家單位簽署框架協(xié)議,聯(lián)合30余家單位發(fā)起成立中國濱海藍碳觀測研究聯(lián)盟,與歐美、澳大利亞、東南亞及非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科研團隊開展項目合作或學術交流,旨在搭建知識共享與學術成果國際交流平臺,建設高水平藍碳研究機構,服務海洋治理及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zhàn)略,打造生態(tài)文明實踐成果對外展示窗口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JAo6-ieLZKNeiqcyHX04OQ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