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科考船運行管理中心于2016年4月成立,隸屬廈門大學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專門負責廈門大學3000噸級科考船“嘉庚”號的運行與管理,為校內外提供海洋科考服務。
因工作需要,現(xiàn)擬向社會公開招聘機電工程師2~3名,水文氣象類探測技術人員1~2名,具體如下:
一、招聘崗位
(一)機電工程師(2~3名)
1.崗位職責
(1)依船管中心指派,按任務編組,參與科考船海上調查工作,負責船載科考儀器設備操作和維護,保障航次計劃順利實施,并于航次結束后撰寫并提交所負責的航次報告。
(2)了解海洋探測儀器應用與國內外研發(fā)現(xiàn)狀,負責船載科考儀器設備日常的維護與管理,參與科考船各類儀器的論證和采購工作。
(3)負責海洋調查數(shù)據的預處理與分析,為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2.崗位要求
(1)學歷:本科及以上學歷。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專業(yè):海洋科學與技術類、地球物理或海洋地質類、機電一體化、自動化、海洋測繪等工科相關專業(yè)。
(4)能從事海上調查,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海上技術支撐;海上工作時間每年不超過150天。
(5)具有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技能,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優(yōu)先考慮:1)海上探測作業(yè)實務經驗,能獨立操作和維護多種船載探測儀器裝備者;2)熟練掌握SOLIDWORKS,高效繪制過大型系統(tǒng)裝配圖(演示動畫)者。
(6)身體健康,思想政治素質好,性格積極樂觀、親和力強,愛崗敬業(yè),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團隊精神與服務意識。
(二)水文氣象類探測技術人員(1~2名)
1.崗位職責
(1)依船管中心指派,按任務編組(主要編入水文氣象組),參與科考船海上調查工作,負責船載科考儀器設備操作和維護,保障航次計劃順利實施,并于航次結束后撰寫并提交所負責的航次報告。
(2)了解海洋探測儀器應用與國內外研發(fā)現(xiàn)狀,負責船載科考儀器設備日常的維護與管理,參與科考船各類儀器的論證和采購工作。
(3)負責海洋調查數(shù)據的預處理與分析,為科學研究提供技術支撐。
(4)了解現(xiàn)代海洋探測中的疼點,從需求端協(xié)助中心海洋探測新技術應用、協(xié)助新的探測取樣裝備開發(fā)。
2.崗位要求
(1)學歷:本科及以上學歷。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
(3)專業(yè):海洋科學與技術類、物理海洋學類、大氣科學類及相關專業(yè)。
(4)能從事海上調查,為海洋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海上技術支撐;海上工作時間每年不超過150天。
(5)具有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專業(yè)知識和工作技能,
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優(yōu)先考慮:1)海上探測作業(yè)實務經驗,能獨立操作和維護多種船載探測儀器(含絞車)者;2)具有海洋水文氣象儀器(CTD、ADCP、船載氣象站,船載天氣雷達等)使用、維護、研發(fā)經驗者;3)具有船載天氣雷達使用經歷及數(shù)據處理經驗人員。
(6)身體健康,思想政治素質好,性格積極樂觀、親和力強,愛崗敬業(yè),具有較強的奉獻精神、團隊精神與服務意識。
二、待遇情況
1.以上崗位為非事業(yè)編制,由廈門大學科考船運行管理中心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
2.按規(guī)定參加社保,工資和福利待遇參照廈門大學科考船運行管理中心相關規(guī)定。
3.工作地點:廈門大學思明校區(qū)或“嘉庚”號科考船。
三、招聘程序
1.報名截止時間:
2.采用電子郵件方式報名,符合招聘條件者請將應聘材料的電子版打包發(fā)送至rv@xmu.edu.cn,郵件主題請注明“姓名+應聘科考船機電工程師/水文氣象類探測技術人員 ”。
3.應聘材料應包括但不限于詳細的個人簡歷(含近期免冠照片、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最高學歷、主要工作經歷、目前從事領域、相應工作業(yè)績、獲獎情況、聯(lián)系方式等信息)、身份證件、學歷學位證書及其他能反映個人能力水平的相關材料掃描件。材料不齊全恕不受理。
4.初審通過者,通知面試。應聘人員需如實填報個人資料,如有虛假,取消面試或錄用資格。
四、聯(lián)系方式
聯(lián)系人:董老師
聯(lián)系電話:0592-2185533
聯(lián)系郵箱:rv@xmu.edu.cn
聯(lián)系地址:廈門市思明區(qū)大學路182號曾呈奎樓B座6樓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jobs.xmu.edu.cn/2023/0307/c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