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国模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東热精品中字久久无码五月天|福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 新聞資訊 > 高層動態(tài) > 周建平院士憶高考:讀書讓我有力量攀登高峰

關注微信

周建平院士憶高考:讀書讓我有力量攀登高峰

時間:2018-10-26來1源:中國科學報 作者:佚名

 

■周建平

周建平

1977年參加高考,1978年3月進入國防科技大學應用力學系學習飛行器結構強度設計專業(yè)。固體力學和航天系統(tǒng)工程領域專家,2006年起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長期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總體設計及技術管理工作,參與組織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任務(載人飛船工程)的研制和飛行試驗技術工作,主持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空間實驗室)和第三步任務(空間站)全面技術工作,為突破和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交會對接技術、在軌補加技術,建成空間實驗室大系統(tǒng),實現(xiàn)我國載人航天技術跨越發(fā)展作出了重大貢獻。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項、一等獎1項。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父親曾多次跟我們兄弟姊妹講,他最大的遺憾就是小時候家里條件差,只讀了4年書,如果有機會上大學,自己一定可以學得很好。他的經(jīng)歷對我影響深遠。

我從小是個喜歡讀書的人,也是不需要家里操心讀書的孩子,非常幸運遇上了恢復高考,后來又繼續(xù)讀了很多年書,上了很多年學。

讀書使生活充實

我的父親“文革”前在湖南省湘西金礦(湖南黃金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擔任黨委書記,所以我從小生長在礦上。

1964年,我進入礦上的附屬小學。兩年后“文革”開始,父親被關了“牛棚”。在動蕩中,我小學讀了六年半,初中則是在1971年春季入的學,那會兒湖南初、高中都是兩年制,因此我于1975年春季就高中畢業(yè)了。畢業(yè)后我在離家100多公里的桃花源附近下鄉(xiāng),當了一年多時間的知青,后趕上礦山擴建招工,我便成為一名井下工人。

“文革”期間,國家教育體系受到較大沖擊。但在那段日子里,讀書卻又是讓我們這些孩子生活變得更充實的重要選擇之一。記得那會兒,我們那的電力要用于保證生產(chǎn),晚上家里經(jīng)常停電,看書只能點煤油燈。夏天怕蚊子咬,我就在床上隔著透不進多少光的老式麻質蚊帳看書,燈光昏暗,但依然覺得暢游在知識的海洋里,快意無比。

盡管在那個年代,“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但我們學校里最受老師看重和同學認可的,卻依然是學習上出類拔萃的學生。

至今讓我頗感幸運的是,1970年礦山學校擴建時,礦領導派人去洞庭湖農(nóng)場招人,于是,礦上迎來了一批非常優(yōu)秀的老師。他們中有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也有畢業(yè)于中山大學、同濟大學、中南礦冶學院(中南大學前身)的,真是來自五湖四海。他們思想活躍,視野開闊,讓我深深感到受過大學教育的人太有魅力了!

畢業(yè)于中南礦冶學院的邢汝華老師是我中學4年的班主任,是全班同學的良師益友。我上初中時,因教材難度不夠,他就找來“文革”前的高中教材讓我自學。那段時期又恰逢1973年小平同志復出,教育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這極大激勵了我學習的興趣,也讓我第一次產(chǎn)生了上大學的渴望。

高中時,邢老師又為我找來大學的高等數(shù)學和物理教材,并鼓勵我說:“可能有點兒難,有些問題我也不一定能回答,但我會幫你找其他老師請教。”確實,那批大學生沒學多少課程就趕上“文革”,大學課程的底子也的確不厚實,所以每當我學習上遇到困難,這批名校學子就時常和我一起探討解決。

還有一位對我影響頗深的是畢業(yè)于北大物理系的聶杰初老師,他當時是我的語文老師,所講授的語文文法是課本上沒有的,卻是理解中文的重要基礎;他還在課余講授一些具有啟發(fā)性、技巧性的數(shù)學知識,讓我們這些對數(shù)理懵懂的孩子第一次感受到了數(shù)學之美;他還告訴我們,物理是認識世界的重要方法。

在聶老師身上,我看到了教育對一個人格局的巨大影響力,也讓我體會到了一所好大學的魅力,讓我立志要進入名校求學——盡管那時候還沒有高考,讀大學還是那樣可望不可即。

如此種種,1977年恢復高考時,我高中畢業(yè)已經(jīng)超過兩年半,卻沒有感覺彷徨,只有夢想照進現(xiàn)實的興奮,我知道改變命運、實現(xiàn)夢想的機會來了。盡管地處大山深處,當?shù)睾芏嗳思娂娮h論:礦山是不是有人能夠考上大學?但我堅信自己能夠考上,而且一定要進好的大學。

錯過經(jīng)濟學,結緣飛行器

因為家在湘西礦山,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少,我是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聯(lián)播得知恢復高考消息的。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天的情形——1977年10月21日,我已經(jīng)回到湘西金礦當?shù)V工,和往日一樣,六點半起床,一邊聽新聞廣播,一邊洗漱、吃早飯,忽然廣播里傳來了中央決定恢復高考的消息,當時我整個人呆住了。之后,盡管按時7點出門、上班,這一天怎么過的細節(jié)已經(jīng)記不太清楚了,但我清醒地知道:上大學的夢想要成為現(xiàn)實了,下班回家該想辦法找復習材料了……

當時距離考試只剩不到50天,小我兩歲的胞弟也和我一起參加高考。我們倆就晚上在家點著煤油燈,互相討論著復習。不過除了一本借來3天就得還的數(shù)學習題集,就只有“文革”期間的課本了。

那會兒礦山生產(chǎn)任務很重,一周工作6天,周末也常常需要加班,父親又是礦山領導,這些原因使我打消了請假復習的念頭,只有下班后的一點兒時間可用。招工時那么多工種,父親就讓我?guī)ь^下井當?shù)V工,一天工作下來很累,熬不到10點就想上床睡覺。算是強打起精神復習吧,但仍是全力以赴。

不過我清楚,77級高考,考的不是這一個多月的復習,而是我們過去那么多年對待學習的態(tài)度和追求知識的情懷,我沒有理由擔心自己。

12月10日,我騎車帶著弟弟一起去考場,成為570萬高考大軍的兩分子。

語文題目中,有一道拼音題我印象深刻,因為其中有兩個漢字的拼音是連在一起的,與以前學的不一樣,我看出那是個詞組,寫出了正確答案,后來得知我認識的其他考生都沒做出來。還有一題是默寫毛主席語錄,這對我們這代人就更不是難事了。數(shù)學題有一定難度,還有一道20分的高等數(shù)學附加題,我都做出來了。

一天考試后,很多人放棄了次日的考試。

第二天的物理、化學是一起考的,我在一道物理題上耽誤了時間,盡管最后都解了出來,但已來不及檢查卷面了。這也導致我最終放棄了報清華。

那年湖南省在高考前后分別報過兩次志愿,第一次報志愿,我報的是清華大學、中南礦冶學院、湖南大學。第二次報志愿,思慮再三,我還是放棄了清華,填報了長沙工學院、湖南大學和中南礦冶學院三所湖南本地大學。在是否服從調劑分配一欄,我選擇“否”,因為我想上一所心目中的好大學,這次沒考上就下次再考。

因為中學時代從圖書館借到過一本《經(jīng)濟學原理》,讓我領會到了學術研究的價值,對我產(chǎn)生的影響很大,所以我本是想學經(jīng)濟學。無奈當年在湘招生的綜合性大學均不招經(jīng)濟學專業(yè),可能因為那會兒還不是熱點。上清華、學經(jīng)濟的兩個愿望,都只好在25年后由兒子去完成了。

第一批學校錄取得早,很快我接到了長沙工學院的掛號信。專業(yè)是學校直接分配的,從此,我與力學和航天結緣。

把長沙工學院作為第一志愿,是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的中學校長的建議。他告訴我說:長沙工學院的前身是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幾年前剛剛遷到長沙,第一任校長為陳賡大將,建校之初由周總理親自為學校選調了一批知名教授。

我弟弟考上了衡陽醫(yī)學院,我們礦上還有六七個孩子也考上了。但我最要好的中學同學,也曾是年級成績最好的學生之一,那時是車隊司機,卻因為徒弟開車出車禍受傷而錯過高考,至今都讓我替他惋惜。那天我去大學報到時,是他要了個出車任務,順道把我送到地處290多公里外的省城長沙。

解題稿紙有半米高

1978年3月初,長沙依然很冷,我坐著卡車顛簸一整天也沒覺得累,卻在進校門那一刻感到有點兒“涼”——那滿目低矮、軍營般的房子,實在與我期待的典雅、深具歷史積淀的大學形象差距太大。

說實在的,哈軍工那時候剛剛南遷至此,條件確實不好。但就是在這條件簡陋的地方我們竟然見到了錢學森,他當時坐在一輛紅旗轎車里。那是1978年6月,我們?nèi)雽W剛3個月,小平同志親自決策,將長沙工學院改建為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當月下旬,時任國防科委副主任錢學森親自來校指導學校教學科研工作。我所在的應用力學系的專業(yè)設置,就是那時錢老按照航天工程的基礎學科需求親自制定的,包括空氣動力學、飛行器結構強度、液體火箭發(fā)動機、固體火箭發(fā)動機等專業(yè)。

那會兒的學生特別用功,我也體會到了“做夢都在解題”的那種如饑似渴。

學校圖書館藏書起初也有限,想借的書未必能借到,但我運氣不錯,有一天正好有人在還《吉米多維奇數(shù)學分析習題集》,被我一眼看到。這是蘇聯(lián)學者編寫的著名習題集,有四千多題。我后來用了一年時間,幾乎把所有業(yè)余時間都用上,把題都解了出來,解題稿紙摞起來近半米高。

其中一些頗具難度的題目,去找老師也是給他們出難題,有的要好多天才能夠得到答案,所以后來我也不好意思再找老師了。我日思夜想找思路,體驗到了時任副校長孫本旺教授講的,在夢境中獲得解題靈感的美妙經(jīng)歷。

因為數(shù)學功底不錯,大三那年,數(shù)學系老師曾建議我轉數(shù)學系,但我婉拒了。我讀了很多數(shù)學書、做了大量數(shù)學題,是要為從事日后的專業(yè)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卻不是想換專業(yè)。這段癡迷數(shù)學的經(jīng)歷幫助我培養(yǎng)了比較強大的建模和數(shù)據(jù)分析能力,至今還受益匪淺。后來畢業(yè)當了老師,遇到有意思的習題,我還是會買下來享受一番解題的酣暢淋漓。

學校對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學生很重視,把最好的老師派給了我們,還開設了很多門選修課,包括張量理論、電動力學、量子力學、實變函數(shù)、數(shù)理統(tǒng)計等,我還得到允許旁聽了79級研究生的全部專業(yè)課,校園生活過得很是充實。

因為中學就沒學多少英語,剛到大學,英語成了我的短板,被分在英語慢班。彌補短板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多讀多背,當時我讀了很多英文書、英文報刊,連走路、坐公交車也都拿著本單詞在背,到大學畢業(yè)時,一天可以讀完200來頁的英語小說了。記得《項鏈》《雙城記》《遠大前程》,還有一套5本的《伯克利大學物理》,都是那會兒讀完的。后來我到大連理工大學讀研究生,剛入校還得過英語的競賽獎。

那時候上大學不需要繳學費、住宿費。有段時間我給低年級學生當數(shù)學課的助教,每個月還能領到15塊錢補助,這可能是我們那個時代大學生最早的勤工儉學了。

長沙冬天濕冷,陰雨連綿,大一那年的3月份更是整月見不著太陽,很多北方來的同學不習慣。而夏天沒有電扇又特別熱,常常睡了一夜起來,草席上被汗拓出一整個人形印子。這些回想起來都是趣事。

我們宿舍7個人,5個是北京人,在他們帶動下我們宿舍比較活躍。我們曾經(jīng)有一個約定,不管是什么考試,全宿舍的第一名要出1塊錢,攢到期中、期末,幾個人就可以到小館子“撮一頓”,慶祝一個學期的結束。另外還有個勞逸結合的項目是打橋牌,我和3位北京同學每周六打個通宵,一直到大學畢業(yè)。

更加懂得珍惜

我21歲上大學,在33個人的班里屬于中位數(shù)年齡,最大的同學長我11歲,擔任班長。班上有6位女生,其中一位重慶姑娘后來成為我夫人。在大學,我尋到人生方向,覓得人生伴侶,是何等幸事!

4年后,我考取了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前身)固體力學專業(yè)讀碩士,后又回到國防科大讀博士、教書。我曾經(jīng)到美國南加州大學機械系做訪問學者,到那兒才知道邀請方幫我申請的簽證可以辦綠卡,但我不以為意,到期就回國了。

我們這代人經(jīng)歷過動蕩,不過也從中更加懂得珍惜,人也磨礪得更堅毅、沉穩(wěn)。因為當過礦工,要把一百多公斤的軌道先抬到師傅肩上,再把另一端單手扛到自己肩上,我手勁兒到現(xiàn)在都非常大。“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得到的這些收獲,對我之后的科研工作來說也很重要。

我一生中遇到了許多優(yōu)秀的老師,他們是我的良師益友,引領我走過人生不同的階段。希望年輕學子也能如我這般幸運,遇上好的老師,不忘初心,汲取知識。更重要的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國家科技、經(jīng)濟的騰飛發(fā)展令世人矚目,正所謂,風物長宜放眼量,正是揚帆萬里時,更愿年輕人也能夠把握住時代賦予的機遇,成就一番人生。

感恩生逢改革開放的年代,我才有了考大學、上大學的機會。北大學生“小平你好”的橫幅代表了我們那一代大學生的心聲!

(本報記者張楠采訪整理)

 

周建平在下鄉(xiāng)期間

周建平與老師、同學合影

礦山同事送周建平上大學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