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醫(yī)70多年,吳孟超主刀和參與救治了近一萬六千例肝膽疾病病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醫(yī)學紀錄。他培養(yǎng)的26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力量。(海軍軍醫(yī)大學供圖)
本報訊 (記者陳青 張鵬)“雖然退休了,但只要組織需要,只要病人需要,我隨時可以進入戰(zhàn)位,投入戰(zhàn)斗!我覺得我身體還可以,所以我有信心,也有決心。”
昨天,97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海軍軍醫(y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yī)院院長吳孟超在自己的院士退休儀式上動情地說。
吳孟超被譽為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從醫(yī)70多年,從五葉四段理論到間歇性肝門阻斷切肝術,從第一例肝癌手術到世界第一例中肝葉手術,從肝癌切除手術年齡最小到術后存活時間最長,從當初的肝膽外科三人小組到今天世界最大的肝膽外科?漆t(yī)院和國家肝癌科學中心,吳孟超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醫(yī)學紀錄。他培養(yǎng)研究生260多名,主刀和參與救治了近一萬六千例肝膽疾病病人,履行了一個老師和醫(yī)生的職責。
院士退休儀式上,吳孟超回顧了70年來的從醫(yī)生涯。
1940年從馬來西亞回國,1949年同濟大學畢業(yè)后就一直在第二軍醫(yī)大學工作,“現在看來,回國,學醫(yī),參軍,入黨,這四條路的正確選擇才讓我能真正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所以,我慶幸自己的選擇,也永遠感激黨和國家,感謝部隊這個大家庭對我的教育培養(yǎng)。”吳孟超說。
熟悉吳孟超的人都知道,他把醫(yī)院當作自己的家,把病患當作自己的家人。吳孟超說,醫(yī)生沒有挑選和應付患者的權利,只有為他們解除病痛的義務。
1975年,安徽農民陸本海挺著像臨產孕婦一樣的大肚子來求治,被吳孟超診斷為肝巨大血管瘤。血管瘤像個馬蜂窩,容易破裂導致患者死亡,當時國內外的救治成功率很低。吳孟超決定迎難而上。手術整整做了12個小時,切下的瘤子重18千克。術后幾十年,吳孟超對他定期隨訪,至今,陸本海仍健康地活著。
“肝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小兒腫瘤,發(fā)生肝細胞癌的危險很大。1983年,吳孟超成功為一名僅四個月大的女嬰切除重達600克的肝母細胞瘤,創(chuàng)下世界肝母細胞瘤切除年齡最小的紀錄。1993年,他和學生一起成功進行了世界首例腹腔鏡下的肝癌切除手術。
國際著名肝臟外科學家、國際肝膽胰協會前主席威廉姆斯評價說:“吳教授對肝癌的基礎研究和臨床工作,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他的成就令全球同行矚目和敬佩。”
昨天的院士退休儀式上,吳孟超短短幾分鐘的發(fā)言里提及12次“感謝”——從海軍黨委、學校及領導、同事,到學生、病患,都是他感謝的對象。吳孟超說:“正是你們這么多年的培養(yǎng)指導、關心愛護和支持幫助,激勵我在醫(yī)生和老師這個普通崗位上攻堅克難,努力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做了一個普通醫(yī)生和人民教師應該做的工作,讓我的人生非常充實。”
在吳孟超看來,院士退休制是黨中央站在國家科學發(fā)展大局作出的重要決策,是院士制度改革的重要舉措,是黨中央對院士隊伍的親切關懷。“我個人堅決支持堅決擁護堅決服從。”他說,“我是黨的人,有63年黨齡,我也是部隊的人,有63年軍齡,黨和部隊培養(yǎng)我這么多年,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號令意識早就融進我的生命里了,所以說,無論進退,不管去留,堅決聽黨的號令,堅決聽部隊的命令。”
“培養(yǎng)出超過自己的接班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對我最大的獎賞。”培養(yǎng)人才,一直被吳孟超視為是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今,一批院士、長江學者脫穎而出,組成學術人才梯隊,他培養(yǎng)的260多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已成為我國肝膽外科的中堅力量。
在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后,早就有人勸吳孟超“功成身退”,但吳孟超深知,目前我國還是肝炎和肝癌發(fā)病大國,而在肝炎肝癌防治方面的費用驚人。此前吳孟超就聯合六位院士,提出集成式肝病診療研究報告,由吳孟超牽頭負責的國家肝癌診療科學中心也已落戶上海。
吳孟超說:“要在我有生之年,在提高肝癌早期診斷率、降低手術復發(fā)率上下功夫,早日找到解決肝癌問題的最佳辦法,以造福更多的肝膽疾病患者。”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