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中國工程院對外公布了2017年新增選的67位院士名單,同時公布的還有18位新當選的外籍院士名單。
在這18位外籍院士中,最著名的無疑是微軟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國工程院了解到,該院從1996年起評選外籍院士,每兩年增選一次,在此次名單公布之前,工程院共有48位健在的外籍院士,其中年級最大的是建筑大師貝聿銘。
貝聿銘是1996年當選的第一屆外籍工程院院士,他生于1917年,今年已整整100周歲。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增選18名外籍院士是歷屆增選中人數最多的一次。在這18位外籍院士中,有5位是華人院士,他們是胡仕新、米耀榮、顧敏、李凱和余艾冰。
米芾后代米耀榮院士:我是一個有中國心的人
他們五人中,生于1946年的米耀榮院士是年級最大的一位,今年已71周歲。米耀榮是世界著名材料力學專家,他生于香港,畢業(yè)于香港中文大學機械工程系。1974年起,先后進入美國密西根大學、美國標準與工藝國家研究院和英國皇家學院等國際一流機構從事研究工作,1977年受聘澳大利亞悉尼機械工程系,1990年擔任悉尼大學工程院副院長。
現(xiàn)在人們普遍使用的隱形眼鏡,就主要使用了米教授所在研究中心的成果。他們研究出的隱形眼鏡材料,增加了眼睛材料的透氣性,減少了材料對眼角膜的損壞,使隱形眼鏡成為了一種安全可靠的產品,進入了尋常百姓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米耀榮教授還是宋朝著名書法家米芾的后代。據媒體報道,2008年,米耀榮曾到江蘇鎮(zhèn)江米芾墓進行憑吊。在憑吊祖先之后,他還登上米芾長期居住的北固山,眺望鎮(zhèn)江城市山林、大江風貌雄姿。米耀榮還曾對媒體表示,他是“一個有中國心的人”。
五位新當選外籍華人院士 均為各領域權威
新當選的外籍院士中,1963年出生的胡仕新教授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1983年本科畢業(yè)于天津大學機械工程系,隨后赴美獲得密歇根大學碩士、博士學位,其后一直在密歇根大學工作。
2015年,胡仕新被任命為密歇根大學科研副校長,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曾表示,選舉胡仕新為院士是因為他為“復雜的汽車裝配系統(tǒng)提供了預測和矯正出現(xiàn)質量問題的方法。”據了解,包括通用汽車、克萊斯勒汽車等多個車廠都在應用胡仕新發(fā)明的診斷汽車生產線故障技術。
與胡仕新一樣,新當選的余艾冰院士同樣生于1963年,今年54歲。余艾冰是廣東開平人,1982年獲東北工學院學士學位,1985年獲碩士學位。1990年獲澳大利亞伍侖貢大學博士學位。2004年當選為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2011年當選為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是澳大利亞極少的具有工程背景的兩院院士之一。
余艾冰教授是國際知名化學工程和過程冶金專家,被公認為是顆粒填充、顆粒及多相流以及計算機模擬與仿真多個研究領域的權威。其科研成果被廣泛地應用于鋼鐵、材料、化工和采礦工業(yè),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此次當選的顧敏院士同樣是澳大利亞兩院院士,與其他幾位華人院士不同的是,顧敏的教育經歷主要在國內完成。資料顯示,他1982畢業(yè)于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應用物理系,獲學士學位;1984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獲碩士學位;1988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上海光機所,獲博士學位。
顧敏教授是公認的三維光學成像理論的國際權威和先驅之一。在三維光學成像理論、混濁介質中的光傳輸的研究、多光子誘導物理和生物納米光子學領域的研究方面一直保持國際領先水平。
因為一次24億美元的收購 李凱院士被稱為“身價最高的華人教授”
此次當選的五位華人外籍院士中還有一位來自于計算機領域,他就是美國工程院院士李凱。李凱生于1954年,曾在吉林長春一家工廠當過工人,1973年進入吉林大學計算機系學習,畢業(yè)后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攻讀說學位,1986年于耶魯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后于普林斯頓大學任教。
在科研領域,1980年代中,李凱提出了分布式共享內存技術,開創(chuàng)了新的研究方向,成為九十年代國際計算機系統(tǒng)結構領域研究的熱點。2001年,李凱與合伙人共同創(chuàng)辦了Data Domain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款商用重復數據刪除產品,2009年這家公司被以24億美元收購。因為這次收購,李凱也被媒體冠以“身價最高的華人教授”。由于在科研與創(chuàng)新領域均作出突破性貢獻,2012年李凱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近年不少外籍華人院士回國定居 楊振寧、姚期智已轉為中國院士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兩院院士中有不少華人科學家的身影。目前健在的48位外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有16位是華人,占據了全部外籍院士的三分之一。
封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目前兩院院士中,一些華人院士已回國定居。今年2月,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對外透露,兩位著名科學家、中科院外籍院士楊振寧和姚期智已依照《中國科學院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暫行辦法》正式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這也是該院首次有外籍院士轉為中國院士。楊振寧在談到回歸中國國籍時的感受時曾表示,“是的,我的身體里循環(huán)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