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国模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東热精品中字久久无码五月天|福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人才論點 > 中國教授晉升之路:最早多少歲能“博出頭”?

關注微信

中國教授晉升之路:最早多少歲能“博出頭”?

時間:2015-03-10來1源:識局 作者:識局小分隊
 這段時間,“被博導”的27歲女學霸陸盈盈迅速在網絡躥紅。

  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十一批“人才”青年人才公示名單中,年僅27歲的陸盈盈被浙大化學工程聯(lián)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引進。此前,她于2014年獲得美國康奈爾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yè)后在康奈爾大學和斯坦福大學從事能源材料領域博士后研究工作。最飽受關注的是,浙大化學工程聯(lián)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稱,她將于今年8月全職回浙江大學工作,每年計劃招收多名博士研究生及碩士研究生。此后,陸盈盈被冠以“中國最年輕的教授、博導”的稱號。

  雖然最早發(fā)布消息的浙江大學化學工程聯(lián)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官網旋即發(fā)布致歉消息,稱之前的網頁內容有誤,陸盈盈是“特聘研究員”而非教授和博導,但關于80后年輕教授的各類討論依然不絕于耳。

  就在日前的全國“兩會”中,一直以“敢言”著稱的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就在貴州省全團討論會上信向媒體求報道:別盯著浙大那個27歲教授,我們貴州大學剛引進了一位27歲的天津大學女博士,評為正教授。

  事實上,在那份第十一批“人才”青年人才公示名單中,27歲的還有一位名叫董雷霆,已經被河海大學暫聘為副教授。同時,以名校林立的江蘇為例,此次共有71位青年學者入圍,平均年齡34歲,南大有34人入選,躋身全國高校第四位。

  在我們過去的印象中,教授一般就是花白頭發(fā),厚厚的鏡片,加上豐富的人生閱歷。這種印象的確也有理由。我們先來看看正常在中國大學當上教授的流程吧(而且還是在人事關系比較順利的情況下,你懂的)。這里,以18歲上大學為參照標準:

  18歲上大學,22歲大學本科畢業(yè);

  22歲至25歲讀碩士研究生;

  25歲至28歲讀博士研究生;

  28歲到大學或研究所工作,第一年為助教;

  29歲上講師,講師職稱5年后評副教授;

  35歲上副教授,副教授5年后評教授,也就是40歲上教授。

  正常情況40歲上教授,正負誤差5歲;如果不在這個范圍,可能就有點異常。當然,在中國高校,50多歲仍然是副教授的也不在少數(shù)。

  不過,隨著目前“小鮮肉”學霸的崛起,因為各種學術業(yè)績優(yōu)異而高聘職稱的、國外讀博一回國28歲就給教授的、20歲出頭本科生因為學術上取得世界性突破的就給教授的,已經并不罕見了。

  另外,考慮到不同學校做法不同,如博士畢業(yè)立即給講師職稱或副教授職稱的;或者博士后出站給副教授或教授職稱的,感覺上教授的年齡又提前了許多。如果按28歲博士畢業(yè),一到單位就給講師職稱,2年后就可以參評副教授,那么,30歲上副教授,35歲就可以上教授了。那么上教授的年齡范圍可能就提前到35-38歲。

  實際上,目前高校競爭激烈,很多時候,可以把講師甚至副教授的職稱給“忽略”了。加上如果你17歲上大學,27歲博士畢業(yè),28歲左右“拼”到教授職稱也就見怪不怪了。

  例如此前被評為“中南大學最年輕教授”的劉路,在22歲被聘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2010年,當時還在就讀中南大學大三的劉路破解了國際數(shù)學難題“西塔潘猜想”,震驚國際數(shù)學邏輯界。兩年后,中南大學校長張堯學宣布,破格聘任時年22歲的劉路為中南大學正教授級研究員,并提供100萬元獎金。

  還比如,生于1987年5月28日的鄭鵬,此次也被南大化學化工學院引入。2004年-2005年,鄭鵬考入南大化學化工學院化學系,2005年至2008年,他進入南大匡亞明學院繼續(xù)攻讀化學,大四期間,他還曾前往臺灣大學交換3個月。2008年本科畢業(yè)后,鄭鵬前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化學院碩博連讀,2013年11月至今,在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和波士頓兒童醫(yī)院任博士后研究員。

  “鄭鵬從中學表現(xiàn)就很突出,本科畢業(yè)論文是跟著我做功能配位化學。”南大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左景林是鄭鵬的本科畢業(yè)論文指導導師。他說,人體的很多生命分子都是金屬蛋白,鄭鵬研究的領域就是用大分子力譜技術分析金屬蛋白中的金屬配位鍵。

  而貴州大學校長鄭強力推的1988年3月出生的邵嬌婧,畢業(yè)自天津大學材料專業(yè)博士學位,就是因其在學校期間便曾發(fā)表過“世界頂級水平”論文,剛畢業(yè)就通過“綠色通道”職稱評審被引進貴州大學,評為正教授。

  河海大學方面則表示,最初從美國引進董雷霆的是河海大學前任校長王乘。“專家之間相互推薦。學校在力學材料領域,急需一些學者,特別是海外學者。”“他有幾個方面很牛:首先是學習經歷很連貫;第二,他在美國三年就拿到了博士學位;此外,他從碩士到博士,先后經歷兩任導師都是美國工程院院士。”

  河海大學方面認為,天賦、刻苦加上引路人,讓他比同齡人成果表現(xiàn)更為突出。“借助導師團隊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他參加了很多國際學術會議、接觸了不少學術大師,這是我們看重他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然,一般而言,現(xiàn)在“教授”的現(xiàn)狀還是,上職稱主要看學術成績,也就是科研成績,比如發(fā)表了什么論文,出版了什么專著,主持了什么課題,獲得了什么獎項之類。教學成績雖然也重要,但相對比較虛。有些人,一入職就緊盯著單位的職稱評審條件,象老黃牛一樣一條一條滿足,但也有些人迷迷糊糊的,等看到周圍的同事一個個副教授教授如雨后春筍冒出來的時候,才著了急,趕緊看職稱評審條件,才知道自己荒廢了許多年。(部分內容整理自現(xiàn)代快報、京華時報、科學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