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wǎng)北京4月24日電 (熊旭 實習生 張安)“我們希望通過四年的大學教育,學生能夠認識自我”,“第一要知道我想要什么,第二要知道我能做什么”。澳門大學希望通過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的體驗式、全天候教育達成這樣一個教育目標。澳門大學校長趙偉日前接受了人民網(wǎng)記者采訪,講述了澳門大學的書院制管理方式。
教育目標:自我認知——想要什么,能做什么
大學的責任應該是什么?澳門大學應該怎樣來培養(yǎng)學生?趙偉認為,通過四年的大學教育,學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夠認識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和能做什么。“想要什么”是指學生通過大學教育應該有自己的抱負,通過社會激勵與個人抱負的結合,讓學生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能做什么”則是個人專長和社會可用資源的結合,這是相比“想要什么”更為重要的一點。通過想清楚這些問題,學生能在社會上有所作為,貢獻社會,改造社會。
亞洲第一所完整書院制大學 四位一體的全天候教育
澳門大學于2013年在廣東橫琴島建立了1平方公里的新校區(qū),比原校區(qū)約大20倍,正式結束了“有校無園”的歷史。趙偉提到,過去澳大由于只有一些樓宇、教室,只能進行課堂教育,而現(xiàn)在澳大擁有了自己的校園,希望能通過校園本身更好地承載起學生實現(xiàn)自我認知的教育目的。因此,澳門大學推行了體驗式、多方位、全天候教育,實行書院制管理,同時,這種書院制管理也是在整個亞洲地區(qū)獨一無二的管理方式。
書院制管理實現(xiàn)了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結合,第一課堂由專業(yè)教育和通識教育兩個元素構成,屬于學院課堂內教育;第二課堂則由研習教育和社群教育組成,屬于書院課堂外教育。趙偉介紹說:“澳大每個學生都屬于兩個院,學習上課屬于學院,課外生活屬于書院,下課以后,書院專門有一套教師促進、幫助學生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互相了解,并通過互相了解更加了解自己”。“澳門大學把這四種教育活動都進行了制度化,并定為學位要求,我們希望通過這種四位一體的教育使得學生能真正認識自己。”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