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国模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東热精品中字久久无码五月天|福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 > 新聞資訊 > 雙一流動態(tài) >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這匹“黑馬”值得關注

關注微信

全球科研城市大比拼,這匹“黑馬”值得關注

時間:2018-12-10來1源:科學網 作者:佚名

不久前,《自然》雜志推出增刊《2018自然指數(shù)—科研城市》,發(fā)布了全球科研城市前200強榜單。

數(shù)據(jù)顯示,北京力壓群雄,擊敗美國紐約、日本東京等城市,在全球200強榜單中繼續(xù)蟬聯(lián)第一,在其中3個子榜單中也排名第一。

值得關注的是,武漢近年來異軍突起,在今年的全球200強榜單中排名19,在中國排名第4,科研產出僅次于北京、上海和南京。

本期《自然》增刊也特別聚焦了武漢,介紹了這個中國中部城市在促進科研產出方面的一些經驗。

何為“自然指數(shù)”

“自然指數(shù)”依托于全球82種頂級學術期刊(2018年6月之前為68種),統(tǒng)計各高校、科研院所在這些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量及作者信息。

其采用3種計量方法:論文計數(shù)(AC)、分數(shù)式計量(FC)和加權分數(shù)式計量(WFC)。

AC是指不論一篇文章有一個還是多個作者,每位作者所在的國家或機構都獲得1個AC分值。

FC考慮的是每位論文作者的相對貢獻。一篇文章的FC總分值為1,在假定每人的貢獻是相同的情況下,該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

WFC為FC增加權重。

總榜單速覽

今年的“自然指數(shù)”按照FC排出了全球科研城市200強榜單。

美國上榜城市數(shù)量遙遙領先,達到61個;其次是中國和德國,分別為25個和23個;英國位列第四,為13個。

上榜科研城市數(shù)量最多的10個國家

其中,入圍的中國25個城市中,除北京繼續(xù)位居榜首外,南京、武漢和廣州成為后起之秀,科研勢力表現(xiàn)不俗。

而西安未能進入中國科研城市前10強,讓很多人深感意外。

進入前200的中國城市及排名

在科研產出最多的50個城市中,美國有19個城市上榜,中國10個,英國3個,日本、瑞士、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西班牙各2個,法國、韓國、新加坡、丹麥、瑞典、奧地利各1個。

科研產出最多的50個城市排名

3個子榜單北京排名第一

2018年度“自然指數(shù)”還發(fā)布了5個子榜單,包括企業(yè)科研實力20強城市以及化學、地球和環(huán)境科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4個領域的前20強城市。

其中,企業(yè)科研實力最強的前20個城市分別是:

遺憾的是,上述榜單中沒有中國城市上榜,而美國有10個城市,占據(jù)了前20強的半壁江山。

同時,本年度“自然指數(shù)”分化學、地球和環(huán)境科學、生命科學以及物理科學4個領域列出了排名前20的科研城市。

化學領域前20強城市

地球和環(huán)境科學領域前20強城市

生命科學領域前20強城市

物理科學領域前20強城市

 

科研產出的武漢樣本

過去6年間,位于中國中部地區(qū)的繁華都市——武漢在“自然指數(shù)”中的上升速度比榜單上前20強的任何其他城市都要快。

它對FC的貢獻從2012年的214.51上升至2017年的490.54。

在2017年榜單上,它在全球的排名為19,在中國排名第4。

基于對FC的貢獻,武漢的增長幅度比中國其他頂級城市都要大。

圖片來源:“自然指數(shù)”網站

“自然指數(shù)”認為,武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吸引了大批雄心勃勃的年輕科學家,并且為科學家提供了堅實的研究基礎、較低的生活成本、有名望的職位和花在科學興趣上的充足經費。

“自然指數(shù)”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到2017年,武漢擁有84所高校,成為中國高校數(shù)量最多的城市。

2016年,武漢研究及工業(yè)機構的研發(fā)投資達到370億元,涉及從光電子學到材料科學的諸多領域。

研發(fā)投資占到武漢GDP的3.1%,僅次于北京、深圳、上海和廈門。2017年,武漢的研發(fā)投資占比增至3.2%。相比之下,2017年,我國研發(fā)投入強度為2.13%。

最新實施的“雙一流”計劃則為武漢高校的29個交叉學科項目提供了支持,包括武漢大學的地球物理學、生物學和測繪科學,華中科技大學的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熱物理學,華中農業(yè)大學的園藝科學和畜牧學,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地質學。

基于FC,學術機構是武漢科研產出的最大貢獻者。

圖片來源:“自然指數(shù)”網站

不過,盡管武漢在科研產出方面取得了重要進步,但隨著近年來對人才的爭奪更加激烈,想保持這一勢頭并不容易。

為此,武漢高校采取了很多相應舉措。

比如,武漢大學成立了一個4億元的基金,專門用于招募人才并為其提供種子資金。

2017年,武漢市政府宣布成立一項專門的基金用于支持高校發(fā)展,并且在稅收減免以及保證子女入學方面提供便利。

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做過多年博士后并于2011年到武漢大學從事藥學研究的陳實在接受“自然指數(shù)”采訪時表示,自己并未感覺武漢的吸引力會很快消失。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正從北京、上海來到武漢。”陳實說。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