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老話說:“預測未來很容易……讓它成真就難了。”就在我們迎來新一年的時候,想著做諾查丹瑪斯(Nostradamus)預言未來科技發(fā)展的人可謂多如過江之鯽。其中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回顧過往的預言,看看誰一語中的,誰又謬以千里。
對于幾乎所有的科技預言,人們通常會就實際的措辭、語境、乃至歸因是否正確展開辯論。有時候,這種辯論會變得比預測本身還要有趣。
還有一些預言因為錯得太離譜而變得聞名遐邇,比如IBM董事長托馬斯·沃森(ThomasWatson)曾在1943年說過一句有名的話:“……全球市場大約需要5臺計算機。”
以下是我最喜歡的15個跟現實背道而馳的科技預言,其時間跨度長達150年。
1876年:“美國人需要電話,但我們不需要,我們有足夠多的郵差。”——英國郵政局總工程師威廉·普利斯爵士(SirWilliamPreece)
1876年:“這種叫電話的東西缺陷太多,不能當真作為一種通訊手段。”——西聯國際匯款公司(WesternUnion)總裁威廉·奧頓(WilliamOrton)
1889年:“折騰交流電是在浪費時間,人們永遠也不會使用它。”——美國發(fā)明家托馬斯·愛迪生(ThomasEdison)
1903年:“馬匹不會過時,而汽車只是流行一時的新奇事物。”美國密歇根州儲蓄銀行(MichiganSavingsBank)總裁建議亨利·福特(HenryFord)的律師賀拉斯·拉克姆(HoraceRackham)不要投資福特汽車公司。
1921年:“這種無線音樂盒沒有任何能想到的商業(yè)價值,誰會為不針對具體人的訊息付費呢?”——在大衛(wèi)·沙諾夫(DavidSarnoff)呼吁投資于無線廣播時,他的同事如此回應。
1946年:“過了一開始的六個月后,電視就不會再有任何市場了,人們很快就會厭倦每天晚上盯著一個膠合板做的盒子。”——二十世紀?怂构靖吖苓_里爾·扎納克(DarrylZanuck)
1955年:“核動力吸塵器將可能在十年內成為現實。”——盧伊特吸塵器公司(LewytVacuumCleanerCompany)總裁亞歷克斯·盧伊特(AlexLewyt)
1959年:“在人類抵達月球之前,你的郵件將通過制導導彈遞送,數小時之內就能從紐約送到澳大利亞。我們正站著火箭郵遞時代的門檻上。”——艾森豪威爾總統(tǒng)時期的美國郵政署署長亞瑟·薩默菲爾德(ArthurSummerfield)
1961年:“太空通信衛(wèi)星幾乎沒有可能被用于在美國提供更好的電話、電報、電視或廣播服務。”——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委員T.A.M.克雷文(T.A.M.Craven)
1966年:“遠程購物盡管是完全可行的,但終將遭遇失敗。”——《時代》雜志
1981年:“移動電話絕對不會取代固定電話。”——發(fā)明家馬蒂·庫珀(MartyCooper)
1995年:“我預測互聯網很快將成為壯觀的超新星,而到1996年就會遭遇災難性的崩潰。”——3Com創(chuàng)始人兼以太網發(fā)明者羅伯特·梅特卡夫(RobertMetcalfe)
2005年:“就是沒有那么多我想看的視頻。”——YouTube聯合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技術官陳士駿(SteveChen)在表達對自家公司長期生存能力的擔憂時如是說。
2006年:“大家總是問我蘋果公司什么時候會推出一款手機,我的回答是,可能永遠不會。”——《紐約時報》戴維·波格(DavidPogue)
2007年:“iPhone根本就沒有占據主流市場份額的機會。”——微軟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史蒂夫·鮑爾默(SteveBallmer)
那么,你的新年科技預測是什么呢?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