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導師簡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智能醫(yī)用材料與器械研究中心杜學敏課題組博士后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主頁:https://www.siat.ac.cn/
中心主頁:https://ibmd.siat.ac.cn/
中心簡介:
智能醫(yī)用材料與器械研究中心成立于2021年8月,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生物醫(yī)學與健康工程研究所下屬以智能醫(yī)用材料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研究單元。智能材料中心面向神經與心血管等疾病的重大需求,以醫(yī)用材料關鍵科學問題為導向,發(fā)展構建促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再生修復與功能重建的多功能新概念材料和自適應生物器件,實現“材料智能”到“智能醫(yī)用”的深度交叉融合,為生命健康領域對智能材料發(fā)展需求提供新的理論與技術支撐。智能材料中心近五年代表性成果發(fā)表在Science Advances、Matter、Device、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高水平學術期刊上,累計承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變革性技術關鍵科學問題”重點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yōu)秀青年基金、廣東省創(chuàng)新團隊、深圳市孔雀團隊等各級競爭性項目。
導師簡介:
杜學敏,博士,榮獲國家級青年人才、中國科學院青年創(chuàng)新促進會優(yōu)秀會員、廣東省省級人才、深圳市市級人才,納米研究青年科學家獎(NR45 Awards)等榮譽;受邀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等項目函評/會評專家,現為Research、Advanced Bionics期刊副主編及國內外5家期刊編委。他現擔任深圳先進院智能醫(yī)用材料與器械研究中心主任,其帶領的中心主要從事面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的智能醫(yī)用材料與器械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智能高分子材料、神經調控與組織工程生物材料、生物電子、柔性傳感與驅動器等。近年來,以負責人身份主持國家級青年人才、國家重點研發(fā)課題、基金委國際合作、廣東省重點、深圳市人才等項目多項,其相關成果以及通訊作者(含共同)發(fā)表于Science Advances、Matter、Device、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tional Science Review等期刊上,核心技術獲授權專利30余項。
職位說明
博士后(3-6人)
崗位職責/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智能醫(yī)用材料與器械及相關研究,詳細介紹可參考中心網站:https://ibmd.siat.ac.cn/
崗位職責
1.以科學研究工作為主,按計劃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務;
2.與合作導師共同承擔科研課題,發(fā)表高水平研究論文,申請科研項目、專利;
3.根據院所安排,承擔一定的團隊管理工作。
任職條件
1.獲得材料、化學、生物、醫(yī)學或生物醫(yī)學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且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含),未在廣東省內從事過博士后工作;
3.有過智能高分子材料、鐵電材料、高分子結晶、生物電子、神經接口器件、類器官、人工智能、植介入醫(yī)療器械相關研究經歷者優(yōu)先;
4.具有濃厚的科研興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fā)表過高水平SCI論文至少一篇;
5.踏實嚴謹,積極主動,樂觀向上,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及積極進取精神。
在站待遇
1.待遇:聘期兩年、稅前綜合收入平均30-45萬/年(含省市補貼),具體面議;
2.五險一金:享受全職員工的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工傷保險等基本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3.獎勵:與正式員工同等享有年度獎勵性績效。
福利關懷
1.專項福利:享受工會福利、伙食補貼、節(jié)日補貼、上下班車停車、享受帶薪年休假、節(jié)日慰問等福利。按照員工結婚、生育、生日、法定節(jié)假日等慰問,特色活動(生日會、下午茶、興趣小組等)等福利;
2.住房福利:可以選擇申請院內過渡房、深圳市博士后公寓(合正置地)及深圳市人才房;
3.戶口辦理:協(xié)助辦理深圳市戶口(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隨遷);
4.優(yōu)質醫(yī)療:為本人提供高水準的醫(yī)療保障,職工年度體檢;
5.科研環(huán)境:提供國際領先的科研條件,包括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充足的研究經費、前沿的實驗儀器和愉悅工作氛圍。
項目申報
1.專業(yè)申報團隊、資深科研專家提供項目申報指導,科研成果和技術的轉移轉化服務,為申請人提供全方位、全鏈條的精細指導。
2.在站期間,可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香江學者計劃(灣區(qū)項目)、澳門青年學者計劃(灣區(qū)項目)、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A、B、C檔)、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中國科學院特別研究助理資助、“院長博士后擇優(yōu)專項計劃”。
政策待遇
1.在站工作期間計入我院工齡,提供參與國際合作交流與課題合作的機會,鼓勵符合要求的博士后申報各類項目。
2.在站期間,可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面上資助標準為8萬元、5萬元,特別資助標準為18萬元、15萬元);
3.符合條件可競爭性申報國家“博士后創(chuàng)新人才支持計劃”(A檔每人兩年共64萬元的資助,其中56萬元為博士后生活補貼,8萬元為科研資助;B檔每人兩年36萬元博士后生活補貼;C檔每人兩年24萬元博士后生活補貼),此項目與省經費不兼得;
4.廣東省海外博士后人才支持項目(畢業(yè)于TOP前200名海外高校,根據獲得博士學位的年份,以泰晤士、USNews、QS和上海交通大學發(fā)布的世界大學排行榜為準;在站60萬/2年,出站后留粵住房補貼40萬/3年,共計100萬),此項目與省經費、市補助不兼得;
5.在站期間,可申報“院長博士后擇優(yōu)專項計劃”,予以第三年資助,可申請市博士后公寓、市人才房或申請一次性住房補貼2萬元,頒發(fā)《院長博士后擇優(yōu)專項資助證書》。
6.博士后人員期滿出站后6個月內留(來)深全職工作且與企事業(yè)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給予每人36萬元/3年出站留(來)深生活補助(
相關政策均以廣東省、深圳市文件為主。
應聘材料及聯系方式
1.個人中英文簡歷(附上發(fā)表學術成果列表);
2.學位證明相關材料掃描件;
3.反映本人學術水平的近5年代表性成果復印件;
4.專家推薦信優(yōu)先考慮。
應聘者請按照“申請崗位名稱 + 姓名 ”的郵件標題,將上述材料發(fā)至xm.du@siat.ac.cn
聯系人: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