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及香港中文大學于2006年共同建立,實行理事會管理,探索體制機制創(chuàng)新,瞄準國際一流工研院,致力于建設與國際學術接軌、與珠三角產業(yè)接軌的新型科研機構。經(jīng)過十四年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先進院已設立8個研究所,形成了一支超3300人的科研團隊,其中“海歸”600余人。累計承擔科研經(jīng)費近80億元,申請專利近9000件,發(fā)表論文萬余篇,形成了集科研、教育、產業(yè)、資本“四位一體”的創(chuàng)新體系,已建成國內新型研究機構的典范。先進院聚焦IBT領域(信息技術IT和生物科技BT的融合),探索由工程(Engineering)到技術(Technology)向科學(Science)的發(fā)展路徑,在生物醫(yī)學工程、腦科學、合成生物學、生物醫(yī)藥、先進電子材料、機器人、人工智能、先進計算等領域已產生一批在學術領域有影響,在產業(yè)中推動技術革新的原創(chuàng)性成果。
2018年11月16日,深圳市人民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在深簽署《合作共建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協(xié)議書》,將依托深圳先進院建設中國科學院深圳理工大學(暫定名)。先進院將把握歷史機遇,瞄準國際科技前沿,前瞻布局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不斷多方位促進科教融合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
2.合成生物學研究所(以下簡稱“合成所”)成立于2017年12月,是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先進院”)第七個研究所,采用合成生物學的工程化設計理念,專注于人造生命元件、基因線路、生物器件、多細胞體系等的合成再造研究,旨在揭示生命本質和探索生命活動基本規(guī)律。合成所積極開展面向市場的、以產業(yè)化為導向的技術轉化,力求發(fā)展成為國際上具影響力的合成生物學研發(fā)基地與產業(yè)創(chuàng)新中心。合成所通過打造開放交叉合作的平臺,匯聚國內外合成生物學領域青年骨干及海內外領軍科學家,打造一支年輕有活力、多學科融合的前沿創(chuàng)新團隊。
3.深圳合成生物學創(chuàng)新研究院(以下簡稱“深圳合成院”)是由深圳先進院牽頭建設的非法人科研機構,由合成所以“院所共建”的形式具體建設。深圳合成院下設研究部、大設施運行維護部、產業(yè)轉化中心和綜合事務部四個主要部門。深圳合成院的愿景是構建生命,理解生命,融合BT和IT,建設世界一流的合成生物學研究機構。深圳合成院將秉承“造物致知,造物致用”的建院理念,聚焦人工生命體系的理解,重塑與擴展這一重大科學挑戰(zhàn),開展合成生物學基本原理、共性方法和醫(yī)學轉化應用研究。重點突破生命體系定量描述與預測能力,人工基因組設計與構建、自動化鑄造測試等共性關鍵技術能力,推進合成生物技術在醫(yī)療、健康、材料、能源領域的應用示范。推動生命科學從認識生命到設計生命的跨越。
深圳合成院誠邀社會各界精英加盟,“與其期待未來,不如一起創(chuàng)造”,讓我們一同攜手,共創(chuàng)美好明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歡迎關注
合成所官方網(wǎng)站:http://isynbio.siat.ac.cn/
合成院官方網(wǎng)站:http://www.isynbio.org/
崗位:檔案專員
職位月薪:面議
工作性質:全職
工作經(jīng)驗:不限
最低學歷:本科
招聘人數(shù):1人
崗位描述:
主要負責合成院(所)、合成生物大設施檔案工作,具體包括:
1.認真貫徹落實本單位檔案制度、規(guī)范,并進行逐步完善;
2.負責完成收集、整理、利用、編研、統(tǒng)計等日常檔案工作;
3.對本單位兼職檔案員進行業(yè)務指導;
4.運用電子文件或信息資源管理理論開展檔案管理工作;
5.熟知并參與本單位數(shù)字檔案室建設;
6.完成上級管理層交付的其他各項任務。
應聘要求:
1.檔案學、信息資源管理類等相關專業(yè)本科及以上學歷;
2.踏實真誠,能吃苦,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能接受各種壓力和挑戰(zhàn);
3.熱愛檔案工作,具有良好的檔案服務意識;
4.具備檔案管理以及信息資源管理知識技能;
5.負責維護檔案管理軟件和基礎設施;
6.積極主動完成本職工作與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7.熟練掌握日常辦公軟件;
8.積極主動,責任心強,工作踏實,具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及抗壓能力。
其他說明:
1.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
2.享受工作午餐補貼、員工體檢、帶薪年假10天起;
3.全額繳納五險一金。
簡歷投遞方式:
有意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以郵件方式發(fā)送至mm.chen@siat.ac.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學校名稱-專業(yè)-姓名 ”,并將個人簡歷以附件(要求為PDF)附在郵件中,簡歷命名方式請與郵件標題保持一致。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isynbio.siat.ac.cn/view.php?id=468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