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民
林惠民
1977年12月參加高考,以高分被福州大學數學系計算機軟件專業(yè)錄取。1986年獲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長期從事并發(fā)理論及形式化方法的研究。設計并實現了世界上第一個通用的進程代數驗證工具;與國際同行、英國Hennessy教授合作提出,并獨立發(fā)展了傳值并發(fā)進程的“符號互模擬”理論;解決了π-演算和時間自動機的有窮公理化問題。199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我們這代人的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緊緊交織在一起,這是現在的年輕人難以感受到的。
命運的沉浮無法復制,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從小培養(yǎng)對知識、對科學的熱愛。人生的選擇很多,興趣是第一位的。盡管科研這條道路充滿坎坷,走得艱難,卻也因此更有意義。追求科學真理、探索客觀規(guī)律給我?guī)淼目鞓,是不可替代的?/p>
我的求學生涯得到了很多老師的幫助和指引,有的甚至影響我一生。如今,當我也承擔起老師的角色時,我希望我能真正激發(fā)起學生對科學的熱愛。
摘不掉的“只專不紅”
我1947年11月生于福建福州。
我的父親母親都是福州市的普通職工,我是家里的獨子。父母一直很重視我的教育,可我卻天性頑皮。盡管也熱愛學習,成績拔尖,但并不把讀書太當回事。
而且,在我的印象里,我也從未因為成績突出受到過什么表揚。因為,我從學生時代就被貼上了“只專不紅”的標簽。解放前夕,我的親戚中有人跟隨國民黨去了臺灣,于是,我就成了社會關系復雜的孩子。
1960年,我從我們那的名校——鼓樓第一中心小學畢業(yè)。盡管我的成績很好,卻只能進到當時城鄉(xiāng)接合部的十八中讀初中,學校環(huán)境、學習氛圍和之前的差距很大。那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印象最深的就是整天肚子餓。
當時我也沒什么心思讀書,特別調皮,初一時迷上了裝礦石收音機,經常曠課上街買零部件。直到初三,遇到了教數學的班主任葛霖華老師。
葛老師是福州三中1958屆高中畢業(yè)生,成績優(yōu)秀,但因為家庭成分原因,沒能考上大學。我上初三那年,福州市首次舉行初中數學競賽。在葛老師的指導下,我參加了這次競賽。
對待考試,我向來比較隨意。因為粗心,有道相對容易的計算題被我算錯了。一出考場,葛老師就迎上來對答案,知道我有一步算錯了,比我還著急。不過最終,我還是拿到了二等獎。這在當時的十八中,是件了不起的事。
中考前夕,葛老師把我推薦給福建省數學名師、時任福州三中數學教研組組長的池伯鼎老師。高中還沒開學,我就和三中其他兩個同學一起,在池老師指導下超前學習數學。所謂“超前”,就是在高一學完高中三年的數學課程。
比我高一級的學長吳忠超,是池老師培養(yǎng)的第一位超前生,提前二年參加高考,被中國科技大學破格錄取。這也是池老師對我們的期望。
開學后,我們每周六下午或晚上都到池老師家,學習高中的數學課程。高一下學期(1964年),我們參加福州市高中數學競賽,與高三的學長同臺競爭,我再次拿到了二等獎。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1964年夏天高考招生時,池老師曾把我推薦給中國科技大學在福建的招生組,對方已經同意破格錄取?勺罱K因為不“紅”,我的大學夢遲到了13年。
而立之年的考生
1966年,“文革”開始,6月中旬廣播里傳來了高考推遲半年的消息,不久高考被正式廢除。
1969年,我來到閩北山區(qū)建寧縣插隊,和農民一起種田掙工分,體驗到了農村生產方式的落后和農民生活的艱辛。
1972年12月,因為照顧獨生子女政策,我得以回到父母的身邊,成了福州最大的重工業(yè)工廠——八一磷肥廠的一名工人。由于戶口問題沒得到解決,我們新招入的幾十名前知青只能在各個車間打雜,大多是三班倒的重體力活。
戶口“解凍”后,我比較幸運地被正式分配到了機修車間,當銑工,負責加工各種齒輪以及在工件上開槽。這時我的幾何和三角知識派上了用場。
1975年,我們廠開辦 “七二一”工人大學。廠里知道我數學底子好,讓我教數學。
此前我曾利用業(yè)余時間在福州大學旁聽過日語課,于是便到福建省圖書館外文部借了一本日本?茖W校用的微積分教材,翻譯成中文當課本。
1977年秋天,傳來要恢復高考的消息。開始我以為這是針對在校生的,沒有在意。后來的消息說“老三屆”學生也可以參加高考,這讓我喜出望外——想不到離開中學11年了,我還能有機會考大學。
不久,《福建日報》公布了在福建招生的大學及專業(yè)。因為需要在家照顧父母,我首選了福州大學(以下簡稱福大)數學系。數學系只招兩個專業(yè),基礎數學和計算數學,各30人。計算數學注明是“機密專業(yè)”。我報了基礎數學。
機會是來了,但要求很苛刻。福建省高招辦規(guī)定,超齡學生必須有“專長”才能報考。我?guī)狭藘纱螖祵W競賽二等獎的獎狀,還有翻譯的日文教材,來到工廠所在地的報名點——新店小學報名。沒想到招生辦的工作人員認為這些材料不能作為有“數學專長”的證明。我的大學夢險些再次落空。
池老師知道了這個情況,叫我到他家里。那時他得到平反還不久,居室窄小。他特地為我寫了一封長長的推薦信;為了表示鄭重,又從抽屜里找出一顆最大的印章,端端正正地蓋在落款處。第二天,我拿著池老師的推薦信,再次來到新店小學。報名點的工作人員是新店小學的老師,他們都知道池老師的大名,看了他的推薦信,立即就讓我報了名。
那時我住在市中心一座老式住宅的花廳,比較寬敞,同學、朋友們常來我家聚會聊天。高考前夕,我家的飯廳成了老同學們復習備考的課堂,我們戲稱“互助組”。這些年已三十、飽經風霜的“而立”輩,圍坐在飯桌旁,重新開始啃課本、做習題,互相幫助、釋疑解惑,實在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的考場在福州市第十九中。那年的試題對我顯得簡單,尤其是數學,我駕輕就熟,做得飛快。我有自己的做題習慣,喜歡做難的,對容易的提不起勁。對難度大的題,我還喜歡多想幾種解法,即使考試也如此。那年高考數學試卷有一道20分的附加題,我寫了三種解法。
這期間還發(fā)生了一個小插曲,我也是事后才知曉。
當時,十九中考場的監(jiān)考官發(fā)現我用了不到一半的時間就做完了數學試卷,懷疑出現泄題,便將這個情況報告給了時任省高招辦數學科評委會主任的池老師。池老師立即趕到現場,從窗戶外看到“出問題”的是我,立即打消了監(jiān)考官的疑慮。他說,“這是我的學生,他早就可以當這些考生的老師了”。
我沒有辜負池老師的期望,高考得到了358分外加數學附加題20分的高分。
晚來的人生春天
這次高考成了我人生的重要轉折點。
1978年春節(jié)前,我收到了福大數學系的錄取通知書,我和父母都特別高興。更幸運的是,我在工廠已有5年工齡,按當時的政策,可以帶薪(每月37.5元)上大學。父母當時都已經退休,這為他們免除了經濟上的后顧之憂。
唯有一點令人不解的是,我被錄取的專業(yè)是“軟件”,而不是報名時的“應用數學”。事實上,高考報名時,《福建日報》發(fā)布的福大招生目錄中并沒有軟件專業(yè)。“軟件”是什么?我一無所知。問老師親戚朋友,也沒人知道。
春節(jié)后到福大數學系報到,我迫不及待地問接待報到的老師,得到的回答是:軟件專業(yè)是給計算機編程序。我心里不禁有些疑惑。當時涉及計算機的專業(yè)都屬“機密”,我有海外關系,將來會不會出問題?不過這點疑慮很快就被“終于上大學了”的興奮感驅散了。
當時我們軟件班招了30個學生,我是唯一的“老三屆”,30歲,班里年齡最小的才15歲,我一個頂兩個。但我并沒有“老”的感覺。“文革”十年,我們被剝奪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如今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心里充滿了陽光。
經歷了插隊務農、進廠當工人,感受到我們國家貧窮落后的狀況,對于學習,除了個人愛好,又多了一層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當時有一句流行的口號:“把被四人幫奪去的時間奪回來!”入學后我把幾乎所有的業(yè)余喜好都拋開了,將全部時間和精力都傾注在學習上。
那時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學習和生活條件還相當艱苦。學校教室不夠,我們一、二年級的很多課都是在臨時搭建的簡易教室上的,地面是略微夯實的黃泥土,一到雨天就滿地泥濘,條件十分簡陋。但我們像久旱逢雨的禾苗,如饑似渴地汲取知識的營養(yǎng),忘記了夏天的暑熱和冬日的寒冷。晚上,老師們不顧白天講課的疲勞,主動到教室和宿舍為同學們解答疑難。這些感人的情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作為恢復高考后的第一屆大學生,系里為我們配備了最強的師資。一、二年級我們和應用數學和計算數學的同學一起上基礎課。教我們數學分析的魏祖烈老師早年畢業(yè)于廈門大學數學系,比陳景潤高一屆,上課不看講義,邊講邊在黑板上寫板書,概念清晰、推理嚴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我們沉浸在數學和邏輯的內在美中。
我中學學的是俄語,后來在工廠期間自學了日語,從沒碰過英語。入學后的英語摸底考試我交了白卷。大學一、二年級我在英語上花了不少時間。兩年后我的英語考試成績升至全班第一。
現在看來,福大數學系77級開設軟件專業(yè),是一個非常大膽、前瞻的決策。當時軟件方面的很多專業(yè)課程還缺乏師資,我們開學后系里才派出教師到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等處進修。大三開始上專業(yè)課,外出進修的老師還沒有全部回來。我們專業(yè)課程開得不多,每周只上十六七學時的課。到大四更少,每周就十三四學時。這給我留下了大量的自學時間。我大部分課余時間都泡在圖書館里,埋頭鉆研,查閱專業(yè)期刊資料。
軟件專業(yè)的一門主干課是編譯原理,任課的何天牧老師多年來跟隨中國科學院計算所九室(軟件所的前身)的唐稚松先生從事程序設計語言和編譯技術研究,選用的是原版英文教材。大四又開設了關于唐先生設計的XYZ語言的討論班,使我們在本科階段就接觸到了研究的前沿。畢業(yè)前夕我將關于程序語言中類型問題的學習心得整理成一篇論文,發(fā)表在《福州大學學報》上。那時學到的程序語言與編譯系統(tǒng)的知識,在我日后做博士論文以及在英國從事并發(fā)驗證工具研究中,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現在大學計算機系課程開設多而雜,學生每天忙于上課、應付作業(yè),幾乎沒有自己思考問題的時間,缺乏主動思維的訓練。這樣的培養(yǎng)方式,不能適應科學創(chuàng)新的需要,令人擔憂。
大學4年,我的所有考試科目成績全優(yōu)。畢業(yè)分配被系里留下當助教。兩年后,我以同等學力考取科學院計算所九室唐稚松先生的博士研究生,邁進了從小向往的科學殿堂。
在福大的4年大學生活,為我后來的進一步學習和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也留下了我人生中一段最美好的記憶。
(本報記者胡珉琦采訪整理)
林惠民在講課
林惠民(右一)和大學同學合影
林惠民(右一)和大學同學合影
中國-博士人才網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