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视频国产狼友视|亚洲人成精品久久熟女|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亚洲欧美日韩国模久久精品|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99|東热精品中字久久无码五月天|福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您的位置: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 博士后招收 > 高校博士后招收 > 廣西民族大學2025年招收博士后簡章

關注微信

廣西民族大學2025年招收博士后簡章

時間:2025-06-10來源: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作者:佚名

廣西民族大學地處廣西首府南寧,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相思湖畔,是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和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創(chuàng)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中央民族學院(今中央民族大學)廣西分院,1953年2月更名為廣西省民族學院,1958年6月更名為廣西民族學院,2006年2月更名為廣西民族大學。學校現(xiàn)建制22個教學學院,

涵蓋經(jīng)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y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個學科門類。擁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民族學);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26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類別;6個廣西一流學科;84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yè)。

學校民族學為一級學科博士點,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于2014年獲準設立,依托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開展工作。民族學為學校龍頭學科,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國家級精品課程,歷史學擁有自治區(qū)級優(yōu)質專業(yè)和廣西高校優(yōu)勢特色專業(yè)群,人類學為國家民委特色專業(yè)。

目前,根據(jù)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科研實際需要,面向社會公開招收2025年進站工作的博士后研究人員。具體要求如下:

一、招收學科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中華民族學、人類學與世界民族等。

二、招收條件

(一)遵紀守法,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團隊合作精神;

(二)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大的學術發(fā)展?jié)摿Γ?/p>

(三)已經(jīng)獲得博士學位(三年內),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研究生;

(四)年齡不超過35周歲,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或人才緊缺的自然科學領域人員,年齡可適當放寬至38周歲;

(五)全脫產(chǎn)博士后研究人員,人事檔案須轉入本校。

三、薪酬福利待遇及科研資助

(一)學校自主招收的全脫產(chǎn)博士后年薪為稅前15萬元。同時可享受廣西自治區(qū)博士后專項補貼每年8萬元

左右(資助期兩年);若獲廣西自治區(qū)“桂博新計劃”,補貼增至15萬元/年。

(二)按有關規(guī)定為全脫產(chǎn)博士后繳納社會保險或購買商業(yè)保險。

(三)為全脫產(chǎn)博士后提供過渡房(租住兩年)或每月1000元租房補貼(發(fā)放兩年)。

(四)全脫產(chǎn)博士后的子女入學、入園與我校事業(yè)編制教職工子女入學、入園一樣享受我校優(yōu)質的中小幼教育資源。

(五)學校為自主招收的全脫產(chǎn)博士后提供10萬元科研啟動經(jīng)費。

四、申請流程

(一)個人申請。應聘者聯(lián)系合作導師,初步達成合作意向后,將應聘材料發(fā)送至擬進流動站郵箱。應聘材料主要包括:個人簡歷及證明身份、科研成果的佐證材料。

(二)進站考核。流動站審核后組織應聘者參加進站面試考核,考核通過后報學校審批。

(三)進站審批。校內審批手續(xù)辦理完畢后,由應聘者個人登錄“中博士后”網(wǎng)站,注冊個人信息并按要求提交進站材料,學校系統(tǒng)審核后報全國博管委審批,通過后辦理進站手續(xù)。

(四)體檢。體檢要求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zhí)行。

(五)簽訂合同。博士后進站手續(xù)辦理完畢后,由校人事處與其簽訂博士后工作協(xié)議。

五、聯(lián)系方式

學校常年招收以上學科博士后,聯(lián)系人:老師、老師。

聯(lián)系電話:0771-3265606;0771-3265181。

地址: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西鄉(xiāng)塘區(qū)大學東路188號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530006。

廣西民族大學2025年民族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招收方向

 

序號

 

二級學科

 

研究方向

 

合作導師

 

合作導師暨博士后入站參教單位

 

備注

 

1

 

馬克思民族理論與政策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大眾化

龔永輝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理論與政策研究(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羅彩娟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

 

何立榮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理論與政策

崔曉麟

中共廣西區(qū)委黨校 廣西行政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依法治理民族事務)

 

彭振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法治化)

 

蔣慧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地區(qū)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與社會治理;民族自治地方立法等)

 

 

李立景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法治保障)

 

 

譚潔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民族團結進步立法)

 

鄧煒輝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理論

魏繼洲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

 

廖斌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倫理范疇

唐賢秋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2

 

中華民族學

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理論體系

卞成林

廣西民族學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

陳銘彬

廣西民族學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

郝國強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中國京族歷史文化)

 

王柏中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

黃家信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側重華南與西南區(qū)域民族社會經(jīng)濟文化交流史)

 

唐曉濤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文明與東南亞文明交流互鑒

鄭維寬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嶺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

 

滕蘭花

廣西民族大學社會科學處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少數(shù)民族女性文化研究;民族社會學和社會工作研究)

 

 

艾晶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民族藝術與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

 

廖明君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

曾鵬

廣西民族大學研究生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

劉金林

廣西民族學大學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

 

華南-東南亞民族文化遺產(chǎn)研究

李富強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研究中心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民族地區(qū)高質量發(fā)展法治化)

 

黃中顯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體系理論(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法律體系理論研究)

 

王威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國共產(chǎn)黨民族政策與民族工作(民族經(jīng)濟與知識產(chǎn)權)

 

齊愛民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民族地區(qū)基層治理,邊疆治理)

 

胡佳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華民族學(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經(jīng)驗和政策)

 

李俊清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體系理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建構)

 

朱繼勝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南嶺走廊民族語言文化交流交融研究)

 

黃平文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中國古代文學與文化研究)

 

李惠玲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民族共同體知識體系與理論(南方民族語言研究、民族文化研究)

 

張景霓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中華傳統(tǒng)文學)

鐘乃元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

 

陳愛中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民族學(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少數(shù)民族文學文化研究、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文化研究)

 

 

黃曉娟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民族學(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

蒙元耀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傳統(tǒng)文化與傳統(tǒng)文明(民族民間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

 

張柱林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西南與華南地區(qū)民族傳統(tǒng)工藝技術與文化交流)

 

汪常明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

 

 

3

 

人類學與世界民族

人類學(中越邊境地區(qū)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研究)

 

呂俊彪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海外民族志(華人華僑與民族)

鄭一省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民族考古)

熊昭明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人類學(環(huán)境人類學)

付廣華

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國—東盟經(jīng)濟文化交流互鑒)

 

王新哲

廣西民族大學經(jīng)濟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國—東盟經(jīng)濟文化交流互鑒)

 

廖東聲

廣西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人類學(法律人類學)

李遠龍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國際或東盟區(qū)域法律文明交流互鑒)

 

伍光紅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王喜娟

廣西民族大學教務處

 

人類學(人類學與世界民族)

李濤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世界民族政策比較研究、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葉興藝

廣西民族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世界民族政策比較研究(世界民族教育政策比較研究)

 

鐘海青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人類學(美生人類學)

袁鼎生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中越邊境地區(qū)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研究)

 

陸曉芹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民族生態(tài)審美文化)

龔麗娟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海外民族志(海外民族與神話信仰研究)

耿文婷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申扶民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民族藝術研究)

董迎春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中越邊境地區(qū)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研究)

 

陳金文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審美人類學)

范秀娟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民族語言研究)

康忠德

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

 

人類學(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胡超

廣西民族大學經(jīng)濟學院

 

翻譯與民族文化傳播

張旭

廣西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

 

人類學、世界文明交流互鑒

張進清

廣西民族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信息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fā)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gxmzu.edu.cn/info/1381/190522.htm

為防止簡歷投遞丟失請抄送一份至:boshijob@126.com(郵件標題格式:應聘職位名稱+姓名+學歷+專業(yè)+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

中國-博士人才網(wǎng)發(fā)布

聲明提示: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的文/圖等稿件,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及方便產(chǎn)業(yè)探討之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文章
福州市| 开阳县| 慈溪市| 保亭| 新蔡县| 长治县| 邳州市| 米脂县| 襄垣县| 洪泽县| 霍城县| 额济纳旗| 肇东市| 北川| 和顺县| 介休市| 丹阳市| 保山市| 板桥市| 阳朔县| 渝北区| 吴旗县| 郎溪县| 滦平县| 苏尼特右旗| 虎林市| 呼和浩特市| 泰安市| 长寿区| 丹东市| 巴南区| 赞皇县| 岐山县| 德州市| 驻马店市| 卢龙县| 和静县| 盘锦市| 库尔勒市| 儋州市| 南漳县|